創造,不僅需要靈感,還需要落地。
記得年輕時我對自己的觀察是土星很強盛,認為自己是個doer不是個creator,可以執行但無法創造,總覺得自己沒有靈感不富創意。直到開始以文字記載自己的心情及內在轉變歷程,我才發現原來我的土海120, 有著把無意識落實成意識的潛能。透過月亮的安全需求及情緒敏感(月土海大三角),讓我的海王星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。
我自己的觀察是,當一個人擁有靈感或直覺時,那是與宇宙接通的剎那,與自己內在神性連結的時刻,通常都是帶有智慧的。而能否參透這個智慧把它落實成現實生活中的智識,則取決於能否克服想要誔生和不想誕生之間的衝突掙扎,因為每一次的創作都是與本源分離,一個從誕生到死亡的過程。
更高層次地說,這股具體化的渴望是對生命的肯定,而不是退回幻想中對生命的否定。如果一個人只存在著夢想及理想,卻沒有實際付諸執行,那麼充其量只是在伊甸園中幻想著世界的美侖美幻,卻與真實脫節,實是否定生命的創造力的。
若一個人常以幻想來逃避現實,可能是在心理發展過程中母嬰分離沒有完成,在真實世界中容易以幻想退回自己世界來獲取安全感,卻又不覺得自己的獨立意識得以落地,於是要讓夢想成真的執行過程就變得困難重重。我們能做的除了探索自己的內在議題之外,也可以試著讓每一個靈感直覺落地,把它記錄下來抓出目標,一次定一小步驟確實執行,那麼很有可能夢想就能實現,創造力得以發揮。
這也讓我想到睡眠問題,它也與創造有關,只是它是在潛意識層面運作。若是不容易進入睡眠或是淺眠的人,實是不願意放下意識(掌控)進入潛意識(臣服)。通常我們會解釋成為頭腦停不下來,不斷思考白天的各種事項,也就是身體交感神經過度運作。更深層地來看,這就是傾向以個人力量來掌控命運,實是否定生命有自己進程的代表。當力量都集中在控制時,就沒有多餘的能力去創造。
以睡眠對身體的修復來看,就無法再生新細胞替身體做清理及排毒,所以睡眠品質不好的人,身體相對來說會較難自癒。我個人的經驗是,任何病痛只要好好睡一覺,身體會自動修復,約莫3天病痛就會消失不見不藥自癒。
愈信任肯定生命,創造力就愈流動,就愈不需要握在手心的安全感。